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销售一部: 点击这里给
我发消息
销售二部: 点击这里给
我发消息
技术一部: 点击这里给
我发消息
技术二部: 点击这里给
我发消息
全国销售热线:15895399113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解决方案 >> 浏览文章

OPGW光缆冰负荷相关问题解析

来源:佚名  日期:2019年03月18日  查看:
冰和积雪是美丽的自然现象,但对于电力系统,覆冰则是 自然灾害。最早有记录的输电线路覆冰事故出现在 1932年,我国最早有记录的事故出现在 l954年。最近几十年来,各类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在我国发生过上千次,覆冰最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贵州、江西、云南、四川、河南及陕西等省。而且大面积冰害事故在全国各地也时有发生,继l974~l976年全国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冰灾事故后,l984年在全国范围内又发生了大面积冰灾事故,特别是l996年初,福建省 35—220kv线路因覆冰倒杆断线 200多处。最近十年来,随着高电压等级线路的建设 ,严 重覆冰事故 已经危及到500kv系统的安全运行。

覆冰的分类:覆冰按形成的条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l、雨凇:是在冻雨期发生于低海拔地区的覆冰,由过冷却雨或毛毛细雨降落在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上形成;或者是在山地由云中来的冰晶或含有大水滴的地面雾在高风速下形成。温度接近冰点,覆冰纯粹、透明,坚硬,可形成冰柱,密度为 0.9092g/cm ,粘附力很强。由于冻雨持续期一般较短, 冈此纯粹的雨凇相对较少。

2、混合凇:在低地由云中来的冰晶或有雨滴的地面雾形成;或者是在山地,在相当高的风速下,由云中来的冰晶或带有中等大小水滴的地面雾形成。温度在冰点以下,水滴冻结比较弱,积冰有时透明,有时不透明,冰的粘合力很强,密度在 0.60.9g/cm 。混合凇是一个复合覆冰过程,首先是雨凇,然后是雾凇,是一 种交替 冰的形式,生长速度快,对OPGW 光缆危害特别严重。

3、软雾凇:是由于山区低层云中含有的过冷却水滴在极低温度与风速较小情况下形成。这种积冰为白色、不透明、晶状结构,密度小于 0.6g/cm ,在光缆上附着力相当弱,这种冰对光缆一般不构成威胁。

4、白霜:水汽从空气中直接凝结而成,发生在寒冷而平静的天气,温度低于 一l0~C,白色雪状,不规则针状结晶,脆而轻,密度0.05~03g/cm ,粘附力弱。

5、雪和雾:粘附雪经过多次融化和冻结,成为雪和冰的混合物。在低地为干雪,密度低,粘附力弱,在丘陵为凝结雪和雨夹雪或雾。

雪和雾对光缆影响不大影响覆冰的因素影响光缆覆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气象条件、地形及地理条件、海拔高程、凝结高度、光缆悬挂高度、光缆直径、光缆扭转性能、风速风向、水滴直径等OPGW光缆直径与覆冰厚度和冰重的关系一 般来说,对于任何直径的光缆,光缆越粗覆冰越重,但覆冰厚度是随光缆直径的增加而减小的。防冰和除冰对于输电线路,为防止其发生冰害事故,首先是在设计输电线路时分析计算一定周期内(15年或 30年)可能出现的最大覆冰,进而确定线路杆塔的荷载承受能力。只有在设计阶段无法做到有效抗冰时,才考虑采用防冰和除冰措施。

热力防冰、除冰方法也就是在覆冰季节对可能覆冰的物体,利用附加热源或其自身热源加热的措施使其温度始终维持在冰点以上,从而达到防止物体不覆冰的 目的的方法或技术措施。用在输 电线路的方法主要是应用铁磁材料技术。原理是利用低居里温度点的铁磁合金制作成各种满足防冰要求的防冰器件并安装在严重覆冰线段的防冰技术。